“不确定性”常是创业者无法回避的“不速之客”。当企业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决策稍有不慎,可能就会影响企业的生死存亡。
受访人|张以弛 校宝在线董事长兼CEO
早在2013年底,专注为教培机构及K12全日制学校提供一站式教育信息化综合管理服务的企业校宝在线,就曾经历过一次生死转型。
校宝在线董事长兼CEO张以弛在接受亚布力论坛专访时表示,“从To C向To B的转型,是校宝在线经历的最大挑战。” 当时校宝在线To C教育工具之路难以跑通,企业面临往哪儿转型、怎么转型的重大决策问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面前,校宝在线主动拥抱变化,成功转型到To B赛道,如今已成为教育赛道的头部SaaS企业。
张以弛认为,企业一号位要学会给团队做“心理按摩”,这能缓释多方焦虑。在谈到中小企业创业问题时,他强调,中小企业创业者要甩掉“心理包袱”,“(因为)每3-5年都会有一大波机会,而且是大浪潮,每个浪潮都能起来一波公司。”
商场瞬息万变,风浪席卷而来,有人扑腾几下沉入海底;而有人虽然呛了几口水,但最终学会了游泳。风平浪静或许考验不了创业的初心;只有波涛汹涌之际,才能检验谁是无惧风浪的 “弄潮儿”。
以下为采访内容:
亚布力论坛:校宝在线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什么样的生死节点?
张以弛:从To C转到To B的过程,是校宝在线经历过的最大挑战。2014年之前,校宝在线做的是To C的教育工具,但2013年底,我们发现这种To C道路跑不通,就开始向别的方向探索。
我们当时有三个方向:一是为To B的机构或学校提供软件服务;二是做与考试服务相关的To C教育工具;三是与人工智能相关的To B项目。当时我们在一个特别小的办公室进行了激烈的争吵,最后决定转型做教育领域的To B服务。
与To C方向相比,除了没有离开大的教育赛道,To B的产品、针对的目标市场、市场未来的体量、销售模式及需要的优势等,全都不一样。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
企业经历这种生死存亡、大转型时,一定会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公司现有数据如何、天花板在哪儿,这些都是有确定性的,大家能看得见,所以在这方面达成共识比较容易;但另一方面,既然是转型,就一定会有180度的变化,面对这么大方向的转型,很少有人能立马下定论,所以产生分歧和意见是必然的。
亚布力论坛:当决策团队产生分歧时,最终是你拍板吗?如何取得共识?
张以弛:有的团队是通过投票决定转型方向,但我自认是一个比较擅长求同存异的人,愿意接受其他不同的尝试。对于决策中的分歧,我一般不会快速地一锤定音,校宝在线需要一定民主和科学的群体决策,我不是那种一上来就all in某一个项目的决策者。
很难说哪种决策风格更好,但我一直觉得,用投票的方式决策是一个很烂的主意。大多数人认为的好主意,不一定是好主意。好的管理团队通常都是理性分析,而非遵从大多数人的意见;最后决策团队会倾向于接受更不错的想法和更有领导力的领头人或投票权的人。
亚布力论坛:作为公司一号位,有需要取得团队共识的时刻,但也有CEO必须独自面对的时刻。你如何看待创业过程中的孤独感?
张以弛:创业者本身都是孤独的,你无法回避这种孤独。CEO的信息圈层导致他不能将所有的信息都向所有人都开放,有一部分信息,需要自己消化完之后,再向少数人开放。
随着企业规模越大、能力越大,企业一号位碰到的问题更多,听到的焦虑也会越多,解决焦虑的难度也更大。无论是公司的二号位还是投资人,都需要你为他们做“心理按摩”。二号位解决不了的问题就会把问题传递给你,你需要学会倾听或给出建议;投资人也需要你向他们展示对行业的信心以及信心背后的思考逻辑。
找你商量事儿的人,都是需要你为他做心理按摩的人,所以一号位没办法不孤独。企业一号位每天除了解决焦虑,还要给大量的人做大量的心理按摩。创业者往往要解决最多的问题,听最多的焦虑,做最多的心理按摩,这不可避免。
校宝在线鼓励的文化叫作“向下传递信心,向上传递焦虑”。一个好的团队,一定会有一个相对来说比较擅长做人事工作的人,他不一定是一号位,但一定能了解和缓释团队真实的焦虑。
亚布力论坛:作为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你如何看待教育行业的数字化发展速度?
张以弛:教育是天然谨慎的行业,因为教育要对一代人的成长负责,教育数字化的速度肯定比不上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经常试错,这个方向不行就能快速换其他方向,但教育行业不能这么做。
今天的教育信息化不仅是“采购新设备“那么简单,而是从人才、应用和服务等不同维度,搭建一个更加开放、共享的数字化、智能化资源平台,最终提升学校的管理运营效能,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
在“数字教育”领域,校宝在线基于SaaS软件,致力于打造智慧校园、推动教育服务加速进步。针对教育培训机构和公办、民办、国际化学校不同需求,让产品可以适配不同学校和机构的不同的场景,进而解决机构和校园管理上的痛点,不断推动教育行业“全面数字化”升级。
亚布力论坛:“数字化”能为教育和教学带来多大的改变?
张以弛:一谈到教育,很多人就会把“教育”和“教学”等同起来,认为教育就是老师上课,但除了授课老师外,学校里还有很多不上课的职工。老师和学生在课堂外的所有学校活动,构成了教育边缘场景里的大空间。
教育服务主要依靠组织来完成,有组织就会有协同。以中学校长为例,校长作为教育组织里的一号位,为了保障课堂服务、课堂秩序、教学活动的正常展开,要和相关领导、学校的工人、食堂职工等各方沟通。上课是教育的主场景,上述场景就是教育的配套场景。但学校管理者的精力和时间花得最多的是在教育的配套场景上。
很多人会忽视这种边缘场景对教育领域带来的巨大影响,看似校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都是因效率不够所致,但效率不足会导致运营等其他环节发生变形。
如果课上老师做得更好,可能会提升10-20%的效率,但如果采用数字化系统,让后勤等配套边缘领域做得更好,则会为学校的教育服务效率带来10-20倍的提升。
亚布力论坛:未来教育场景会是什么发展趋势?
张以弛:电商时代完成了“组织与人的链接”,互联网时代完成了“人与人的链接”,未来,教育场景的数字化将会完成“组织和组织间的链接和协同”。
教育领域中的组织协同,可以是各学校之间,也可以是学校与教育局、保险公司、校车公司、食堂等。目前很多组织彼此之间并不相通,关系还比较割裂,距离“教育协同的高效数字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现在组织做数字化的成本太高。
校宝在线做的事可能需要三年后才有回报,所以也要让校方理解校园数字化联通的意义。只有主动拥抱数字化,愿意为实现校园的数字化联通率先尝试,理解并认同校园数字化的长期价值,才能实现校园数字化的高效协同。
亚布力论坛:你对提高教育领域的效率有信心吗?
张以弛:我对教育提高效率这件事情毫不怀疑,它很快就可以得到验证。在提高效率方面,未来会有更多新的场景出来,不过难点在于,它需要多个场景都完成数字化后,才有可能实现。目前在一些学校已经做到了校园数字化,我相信未来也会迎来一两个很重要的拐点。
亚布力论坛:从家庭教育的层面看,“双减”政策,是否是对新时代家庭的挑战?
张以弛:我们应该承认,家庭教育是第一性的差异。在普通语境里,很多人也会说到自己的父母是做什么的,这种差异本来就存在,而且差异很大。培养小孩本就是父母的责任。补课可以弥补1-10分的差距,但家庭教育理念却是10-100分的差距,教育的大头都是家庭教育决定的。
但家庭教育教得好,不是说父母一定得是知识分子,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品格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树立学生良好的三观才最重要。大家潜意识把教育理解成考试,但学习能力、品格塑造是最重要的,这才是教育中的“实”。长期来看,社会会奖励三观正的人。
亚布力论坛:你之前为什么说,“inovating比inovation更重要”?
张以弛:“创新”是一个过程,但很多人把它理解成一个结果。很多人衡量颠覆创新,本质也是在强调结果:我做到了什么,做成了什么,服务发生了什么改变。但创新是一种过程和思维方式,而非简单的结果。
“常规不等于常理”,我非常认同这句话,“历史上就是这么做的”和“它就应该被这么做”,二者逻辑上并没有严格的等同关系。企业也不能根据惯性认为,客户一直是这么做的,所以我就应该这么做。
简单的软件公司、外包方,通常是甲方怎么说就怎么做。但如果是有创新思维的乙方就会想:甲方为什么要这么做?能不能找到更加高效的方式?只有在每一个环节都有这种思考的过程,才有可能达到“微创新”。
我希望,所有行业特别是在教育行业里,对于“创新”这件事,大家能持一种更加开放的态度,保持开放的思考逻辑,这样才能真正拿到我们想要的创新结果。试验成败本身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分析你成功或失败的原因,调整变量再反复验证。
亚布力论坛:对于其他的中小型创业者,有什么建议?
张以弛:从心态上说,创业者不要有什么心理包袱,不必担心错过一次机会,就没有其他良机。从历史观察来看,每3-5年都会有一大波机会,而且是大浪潮,每个浪潮都能起来一波公司。
商界经常有企业起起落落,积极面对变化就可以。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更不必担心归零后无法重启。在这种大浪潮里,不一定非得是最TOP的人才有成功的可能,像我们这种普通人也有机会,但机会一定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个世界上,总有人已经准备好了。
总的来说,保持乐观,拥抱变化,机会总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