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生物医疗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就像新冠疫苗一样,假如研发疫苗的医药企业都追求暴利的话,这个世界将无法想象。如何衡量一项癌症早筛技术是否普惠呢?
谷歌曾有一个著名的理念——“不作恶”,后来腾讯提出“科技向善”。为什么这些科技巨头对善恶如此在意?
正所谓,权力越大,责任也越大。一个企业失去了理想和信念,就会沦为赚钱的机器,能力越大,对人类带来的伤害越大。为了确保企业发展不脱轨、不偏航,这些科技巨头将善恶上升到价值观的层面。
对关乎人类生命健康的科技企业,更应如此。技术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如果先进的技术,不能惠泽大众,不是让世界更美好,那么它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与价值。
让技术惠及普罗大众,是应有之义,然而,很多生物医疗公司忘记了这一准则。它们为了追求暴利,凭借技术的优势地位,将价格定得高不可攀,好好的一项技术变成谁有钱谁做、少数人的专享。这离“科技向善”相去甚远,也与“技术普惠”背道而驰。
当前,全球进入善经济时代,“利他”如同一双无形的手,会将资源自动地流到最稀缺的地方,分配给予最需要的人,从而创造出最大的公共利益。
生物医疗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应该为公共利益服务。就像新冠疫苗一样,如果研发疫苗的医药企业都追求暴利的话,这个世界将无法想象。事实上,一项先进的生物医疗技术,也只有成为公共服务产品,才能迎来大发展。研发新冠疫苗企业的市值屡创新高,正说明了这一点。
在西方发达国家,癌症早筛是一项重要的公共服务品,物美价廉,人人可负担,政府可接受,企业可发展。而在我国,由于癌症早筛项目的价格十分昂贵,单癌种早筛价格高达数千元,泛癌种早筛更是突破万元,只有少数人才能负担得起。这不仅影响技术的快速普及,也影响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也许有人会问,“技术普惠虽然重要,但也不能让企业亏本啊?”企业经营必须考虑社会价值。同样的癌症早筛技术,“一万块钱的价格卖给两百人”与“两百块钱的价格卖给一万个人”,赚的钱差不多,但意义完全不同——后者意味着帮助一万个家庭远离了癌症,其社会意义大得多。
既然技术普惠如此重要,它的衡量标准到底是什么?在我看来,衡量一项癌症早筛技术是否普惠,大概有四个标准:
一是技术先进性。在生命科学领域,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技术来源越能解释生命的普遍规律,其应用于医学的普惠价值越大。
二是成本可控性。掌握核心技术、规模化制造是关键,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三是价格适宜性。企业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尽可能满足“人人可负担、政府可接受”的原则。
四是渠道便利性。如果癌症早筛技术覆盖每个城市的社区诊所,那么老百姓出个门就能做。这就是渠道便利性。
这四点也是衡量癌症早筛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也是华瑞同康一直努力的方向。过去的二十年里,华瑞同康在这四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比如,通过独家引进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TK1研究团队研究了数十年的胸苷激酶1(TK1)检测技术,实现了技术的先进性;通过建立检测设备与试剂的专业工厂,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最大程度降低了成本;通过200元-300元的适宜定价,实现了TK1检测技术“人人可负担”、“政府可接受”;通过全国数百家公立医院,建立了完善的渠道终端网络,实现了渠道便利性。
从创办至今,华瑞同康的癌症早筛检测超过了1000万人次,帮助无数家庭远离癌症。今年下半年,华瑞同康与山东济南市的惠民保项目“齐鲁保”展开了深度合作,济南市的930万市民用极其普惠的价格就可以享受到TK1癌症早筛服务。
同时,华瑞同康很早就开展了TK1检测进社区、进街道的公益活动,为数万人免费做癌症早筛。接下来,我们计划为一百万人免费做癌症早筛,切实履行企业公民的责任。
未来,华瑞同康将与更多地方政府、惠民保、公立医院、公益组织合作,让TK1癌症早筛技术惠及更多人。
癌症早筛是目前中国稀缺的公共服务品。二十年来,华瑞同康一直秉持“利众利他利己”的理念、以“公共利益优先”的原则发展癌症早筛事业,因为我们坚信,只有技术普惠、人人可及,华瑞同康才能创造一个“人人无癌”的理想世界,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健康中国2030规划提出,我国癌症总体5年生存率提高15%,要实现这一目标,做好癌症早筛的技术普及工作非常关键。华瑞同康将一手抓科学普及,一手抓技术普惠,加快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总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