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界对干细胞一贯倾注以厚望,这与其所具备的自我更新、高度增殖和多向分化潜能密不可分。如果把生命看作是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江大河,那么干细胞就是滔滔河水中不断打着旋儿、彼此激荡碰撞的欢乐水花,正是无数水花汇聚在一起,才能使水势浩大,喧闹震天。
干细胞能成为医学研究的前沿热点并不是出于偶然,人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干细胞活跃的身影——胎盘与脐带、成体骨髓、外周血、脂肪甚至牙齿中,都蕴藏着丰富的干细胞,它们好比作战连队中经验丰富、百战余生的老兵,靠着这支骨干力量才能建立新军,分化出神经细胞、内皮细胞等秉性各异的家族成员。
干细胞临床应用的高光时刻连缀起来,就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医疗史画卷。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的系统性研究为HLA血清配型奠定了基础,进而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血液疾病拉开了序幕。
1957年,唐纳德·托马斯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文公开了自己的诊疗思路,认为骨髓输注既然对遭受核辐射的鼠与猴有医疗效用,那么用在人类自身也应当能起到效果,尤其应当优先应用于白血病患者和需要肾脏移植的泌尿病人。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突飞猛进,并与细胞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进行交叉关联。
美国更是抢先一步,于1986年建立国家骨髓库(NMDP),这使得更多患者能够在数以百万计的入库信息中寻觅属于自己的那一团生命火花。
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医疗实践上,中国也未曾停止过探索的脚步。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口基数超过14亿,如果合理整合利用,就是一份精密而博大的生物资源库。在2020年,中国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达到3371例【1】,其中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占据主要份额,也不乏少数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得到了诊疗。
尽管从数字上看仍不及欧美国家,但从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充分为造血干细胞的医学研究和应用留足了施展空间[2]。
依照国家卫健委所发布的15项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2017版)可知,造血干细胞是唯一一种获批进入临床治疗的干细胞类别;并且,国家还颁布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为造血干细胞移植所针对的病症给出了明确适用范围,其中包括了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恶性肿瘤,并且还可以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重型地中海贫血等;而卫健委印发的《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技术管理规范(试行)》明确指出脐带血造血干细胞治疗时应当采用合法来源,不得采用来自于正规脐血库之外的供体,对那些有志于采集和存管脐带血的家庭来说,理应选取正规渠道,避免浪费生物资源[3]。
在造血干细胞三大合法来源——骨髓、外周血和脐带血中,取用最为方便、不会引发医疗纠纷的还得属脐带血,毕竟其来源是一向被视为医疗垃圾的胎盘脐带中残存的血液,这种变废为宝、点石成金的医疗技术更为医护人员蒙上一层圣洁的光辉,更教导我们不要轻易毁弃任何生物资源。
那么,国内有哪些合法合规的脐血库呢?
目前得到官方批准认可的合法脐血库共有7家:北京市脐血库、上海市脐血库、天津市脐血库、四川省脐血库、广东省脐血库、山东省脐血库及浙江省脐血库。
七家脐血库均经过卫健委批准验收,并接受其日常的随机监督检查,其运营严格依照血站管理规范等相关制度,这包括对于脐血库建立选址有严格规定,同时也严禁异地采血等具体要求。
拥有官方资质的脐血库将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储存至超低温冻存环境下,使脐带血中蕴藏的丰富干细胞能够静谧酣眠,一待用武之时,便可迅速苏醒,投身战斗。
随着脐带血干细胞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医学价值和应用前景还有极大的挖掘空间。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倚仗这七家脐血库所提供的坚实底蕴,我国医学工作者还能在脐带血临床应用中继续拓宽边界。